夏天來日本旅遊過或生活過的人應該都有看過,街上好多人穿著浴衣到處趴趴走,也常常看到祭典或是煙火大會的預告海報,為什麼日本的夏天有這些年中行事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的由來和歷史吧!

Q1・為什麼日本夏天大家會穿浴衣?
日本的浴衣要追溯到平安時代,當時貴族的洗澡方式和現代不同,使用的是類似三溫暖的那種蒸氣式方法來去除身上的髒污,因此沐浴時會穿上「湯帷子 ゆかたびら」(麻做的和服)來遮蔽裸體、防止燙傷和吸收汗水等,「湯帷子 ゆかたびら」中的字首「ゆかた」就是後來浴衣的由來。
後來隨著時代演變,到了安土桃山時代,浴衣變成是洗澡後穿的睡衣,或是平常在家穿的居家服,材料也從以前的麻變成了木棉材質,但一樣是講求透氣、吸濕排汗。

到了江戶時代,浴衣的用途大大改變,從原來的居家服變成了戶外穿著,到了江戶時代中期,街道中穿著浴衣的人大幅增加,漸漸的被大家認定為一般的外出服。
到了江戶後期,澡堂變得普及化,浴衣因為具有洗澡後可以直接穿著外出的便利性,一下子在平民間流行起來,一直到明治時代,就此奠定了日本夏季穿浴衣外出的習慣。

Q2・為什麼日本夏天這麼多祭典?
其實日本的祭典四季都有,因應不同時節在春夏秋冬舉行祭典。
・春季是農民開始插秧的時期,是萬物的開始,各地會祈求未來的農作物豐收、祈求遠離一切災害。
・夏季是農作物開始生長的時期,各地會祈求颱風等自然災害或是蟲害不會危害農作物生長,以往會舉行防風祭(風除け)、驅除蟲害祭(虫送り)等祭典,而像京都等都市地區因為夏季會流行瘟疫,因此會舉行瘟疫退散祭(疫病退散)、消災解厄祭(厄除け)等祭典。
・秋季是和神明報告農作物收穫狀況的季節,會舉行感謝祭。
・冬季是農作的閒暇期,為了感謝田裡的神明和迎接新年而會舉行祭典。


自古以來夏季因為颱風、蟲害、瘟疫等各種災害較頻繁,使得死亡人數倍增,導致民心不安,因此比起其他季節,夏季時,人們更注重向神明祈求保佑平安健康,因此夏季的祭典相較其他季節來得多。


Q3・為什麼日本夏天會辦這麼多煙火大會?
近年來許多的煙火大會是為了慶祝或祝賀而舉辦的,不過你知道嗎?最一開始舉行煙火大會並不是為了慶祝,其實是為了「祭祀祖先」!
盂蘭盆節時舉行的其他的活動,像是為了指引祖先回家點的『迎魂火』(迎え火)、為了送祖先回去時點的『送魂火』(送り火)、為了指引祖先到神明身旁的『旋轉燈籠』(回り灯篭),另外長崎各地也為了緬懷祖先,會舉行的『精靈流』(精霊流),煙火也是為了供奉死者的靈魂才施放的。

煙火的緣由可追溯到江戶時代,享保18年也就是1733年的時候,人們在隅田川舉行了水神祭,當時的關西和江戶地區,因為瘟疫和飢荒肆虐,導致死亡人數增加,為了祭拜亡靈和祈求驅除瘟疫,因此舉辦水神祭,在祭典中施放的煙火就是後來煙火大會的起源。
如今煙火大會已經成為日本夏季的一大特色活動。

Q4・為什麼日本人流行夏天怪談?
在電視和網路還不普及的以前,戲劇對當時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大娛樂,夏季會這麼流行怪談,就是受到戲劇的深遠影響。

俗話說,夏季是一個屬於亡魂歸來的季節,因為日本8月的盂蘭盆節是祖先們回來的時候,因此家家戶戶會點上指引祖先回家點的『迎魂火』(迎え火),也會製作迎接祖先回來的架子叫做「盆棚」、擺放祖先牌位、準備鮮花祭拜等等,來迎接並且供奉祖先們。

而那些沒有地方回去、無法成佛或是對世間抱有遺念的魂魄,在盂蘭盆節會變成幽靈出現在世間,因此為了替這些不知名魂魄們陳述他們的悔恨和痛苦並平撫、安慰他們的靈魂,舉辦『盆芝居』、『盆狂言』等演出,這也是後來歌舞伎夏季演出劇本的起源,讓大家在夏季就會聯想到怪談。